談到道教,我們必須要了解什麼是宗教。宗教是有所宗以教民,有所本以化民,使世人心有所歸,性有所屬,情有所寄,進而安定社會,福利蒼生,傳遞文化,保全民族的一種思想和行為。所以 國父將宗教與血統、語言、文字及風俗習慣視為構成民族的五大要素,奧地利的卡勒季教授更認為:﹁一個民族的形成,不必淵源於同一始祖,而是信奉同一宗教。﹂都足以說明宗教的重要性。在人類的初民時期.宗教思想和活動就已存在了,經過長時期的演變和進步,宗教的制度和形態,隨著時代演進而趨於完美,對人類的精神文明,提供了最大的貢獻,而宗教化民成俗的力至,也是超越於其他文化和物質的。

  宗教的構成必須具有下列六個獨立的條件:一.教義.二.神秘:三.經典:四.儀式.五.倫理 六.組織。教義是宗教對世事的看法和主張,以及對教徒的禁忌和規戒:神秘就是神學和心法,是超心理、超科學的,也是宗教上的秘密和最神聖的部份:經典是教主所遺的歷史、言行、教法和典範:儀式是神人交通接天析福的禮儀、程序和方法:倫理是神人關係的規範和宗教的道德標準;組織則是為遂行宗教整體事務的教會,和修道闡教單位個體共組的教團。以上的六大要件必須是自有和獨立的,而不是抄襲和拼裝的,質言之,不貝獨立要件的宗教個體,就不是獨立的宗教,充其量僅得親為某一宗教的宗派或旁支。很多人曲解我國的憲法,認為﹁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﹂就是﹁人民有創設宗教的自由﹂,甚至准許﹁人﹂為﹁神﹂﹁選教﹂,而導致了宗教上的空前混亂,增加了宗教界無盡困擾。

  宗教顯之於眾的是寺廟和教堂,而傳之於世的則是教義和經典,傳承宗教的人就是宗教徒。宗教徒必須接受宗教教育,受到宗教的培植,經過入教的儀式過程,而肩負宗教上的責任。其中重要的傳道者則為宗教師,宗教師則必屬德行兼優的社會典範。悔道士,修道人,神媒靈媒及伙居修士均應具有宗教徒身份之神職人員,否則即為信教士。

 

  道教是我國唯一的固有宗教,主張遵天法祖、利物濟世,宗源於黃帝,闡揚於老子,而成教於道陵天師,世稱黃老之學。道教認為﹁道﹂是宇宙的本體。先天地而生,故為天地之根,萬物之母,主宰天地,造化宇宙,是自然法則及一切真理,所以老子說: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﹂﹁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.可以為天下母。﹂﹁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,﹂﹁無狀之狀,無象之象,視之不可見,聽之不可聞,搏之不可得,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。﹂都是說明逼個道,是﹁先天大道﹂﹁道在天地之先﹂.而演繹成先天大道偉大造化的宗教,就是道教。道教是衍化先天道的精義,教人學道、修道、行道而達清淨無為,天人台一,至

善至美至真境界的我國唯一固有及本土的宗教。由於道教流佈既久且廣,宗派亦多,支流則難以勝計,而市井遊閑之輩托名道教者,更不知凡幾,亦係道教蒙謗的原因之一。

  道教倡導崇德報本,故云:﹁道有三本,天地者|生之本也,君師者|冶之本也,祖宗者|類之本也。﹂所以道教的家庭都同時設有神龕及祖先牌位,或是天地君親師牌位,必須拜神同時敬祖,是道教與其他外來宗教所不同的最大特色,也充分表示了道教對家、國及民族的向心和認同。因此,道教所規納的中心教義,就是:﹁禮神明,敬祖宗,愛國家,保民族﹂。而要求信者奉行﹁忠、孝、仁、信、和、順﹂的行持六訣,及﹁存好心,說好話,讀好耆,學好樣,作好事﹂的修身五箴。

  道教的弘揚,目的有四:一、說神之法|闡揚真理,旨在宏道傳教,淨化人性,以安定杜曾。二、揚神之功|祀神敬祖,旨在崇德報本,天地是生之本,繼續生存即不可無天地;君師是冶之本,教治之功,是發展生存的動力;祖宗是類之本,保存生存,功在祖先。三、體神之心|進修功德,旨在律己度人,律己則修持戒律,進功修德,冀得真道;度人則仰體天心,利物濟世,亦即外功也。所謂內功外德、內外雙修意即指此。四、續神之德|組織教曾,旨在發揮力量,成為推展道教,保衛國家,延續民族的動力。以上四大目的,亦即是道教徒立志、立言、立德、立功的四大抱負。

  道教係屬多神教,神仙係道教的最高人格表現,道教之神分為先天、後天三大類,最高之神為三清道祖,所以道教徒又稱三清弟子,玉皇則係掌權者。由人進修成神者有神、仙二大類。仙人係修道大成,具自在無礙之神通者;而神係人祀﹁有功德與民者﹂。故神之本義云:﹁才智技能超絕者﹂、﹁有功德于民者祀,唯聰明正直者神。﹂易經繫辭:﹁陰陽不測之謂神。﹂大載禮天圓篇:﹁陽之精氣日神,陰之精氣日靈,神靈者,品物之本也。﹂則係指天神的範圍。

  道教的經典均收在﹁道藏﹂之內,現用道藏係明朝正統年間刊印,故稱﹁正統道藏﹂,計分三洞四輔十二類,合共五、四八五卷。早期道經稱為三洞經,計有上清、靈寶、玉皇三部份,後來合成稱為﹁三洞珠囊﹂。唐時稱為﹁三洞瓊綱﹂,計有一百八十萬卷,宋時編為﹁大宋天宮寶藏﹂,元時稱為﹁玄都寶藏﹂,後被焚毀。道藏分洞真、洞玄、洞神三洞及太平、太玄、太清、正一四輔及三洞,各分本文、神符、玉訣、靈圖、譜籙、戒律、威儀、方法、眾術、記傳、讚頌、表奏十二類,合稱三十六部尊經。道經以黃帝的陰符經,道租的道德經,莊子的南華裡,尹喜的文始經,金闕後聖帝君的黃庭經為五大經。另以﹁陰符、道德、清靜、龍虎、黃庭﹂、﹁參同契、悟真篇、三皇玉訣、青華秘文﹂為內煉五經四書。以﹁度人、玉皇、玉樞、三官、北斗﹂、﹁生神玉章、濟煉科、祈禱儀、千金方﹂為外修五經四書。道經又分三類:宣揚真言的奉誦之經:默識奧秘的默誦之經及參證玄理的參誦之經。以及道品經、霞品經、桂品經,道品是神霄真言,霞品是紫府秘笈,桂品是文昌規範。

  :神霄|九霄之最高者叫神霄,玉清長生大帝所冶。

    紫府|銀宮金闕係神治之所,紫府青都係仙居之地。

  道教與佛教的不同何在?佛教初傳中國,國人不能接受,乃以老、莊學說詮釋佛理,稱為﹁佛道﹂,因此相似之處不少。但以基本教義而言,道教相信感應,主張修心煉性;佛教主張慈悲,相信明心見性:道教徒希望得道成仙,神仙是道教的最高人格表現;佛教徒希望涅槃成佛,極樂界是佛徒嚮往所在。道教採多神論,富強烈民族色彩,無末世論,是積極的宗教:佛寺不供神明,不重家庭觀念,教信者尋求解脫,有末法論,出世思想濃

厚。道教以宮、觀、廟、府、殿、壇為道士、女冠祀神闡教之所,乾神稱天尊、上帝、大帝、帝君、真君:坤神則稱元君、母、后、妃、夫人;護法神稱靈官、天君或元帥;瘟部神或保境神多稱大王、千歲或王爺。信者以傅度或奏職為入教之階;號稱三清弟子,高道則稱真人、先生、OO子或仙子,神職人員名為OO仙官或OO仙卿,用法名,但冠以本姓,以拱手為禮,儀軌稱為齋醮,不尚血食之祭,修者功行圓滿時稱為飛昇或羽化,家居時應設神位及租先位。佛教以寺、庵、精舍、蘭若為僧尼禮佛修持之所,禮拜對象為佛、菩薩、羅漢,護法為韋陀或伽藍,其眾以皈依為入教之梯,自稱三寶弟子,以合十為禮其教儀稱為佛七或法會,出家男眾曰比丘,女眾曰比丘尼,在家男眾曰優婆塞,女眾口優

婆夷.出家眾用法名,去本姓改姓釋,不拜神及祖先,與道教徒同樣穿海青,功滿則曰圓寂或涅槃。至於道院、道堂或佛院、佛堂兩教均有,最好冠以教名,以資識辨。佛、道二教為了保存純淨的宗教文化,不希望民間對佛、道二教有雜揉混同的現象。

  相傳媽祖是觀音的化身,這是沒有依據的傳說,但媽租的師父是道士玄通卻是媽祖在世時的事實。媽祖隨玄通學了玄微妙法遂能變化莫測,玄微秘法則係道法而非佛法。媽祖道成而白日飛昇,飛昇又係道者成道的終極目標。媽祖得道後,歷代帝封分別以夫人、天妃、天后、聖母為號,也都是道教的稱謂。媽祖的祠宇亦以道教名稱﹁宮﹂、﹁廟﹂為額而不稱寺庵,法身不穿僧衣,均足證明媽租是神非佛,至為明顯。媽祖出身褐建沿海之湄州,故成海上保護神,並為福建大部份地區之保境神,台灣先民來自閔海,且海上謀生者眾,故媽祖信仰特盛,但媽祖信仰是宗教性的,媽祖係道教神的事實自不容後人分割、分化而代祂變更宗教教別

 

壹:道教淵源概述

  道教之始為道學,即黃老之道,起於西元前二六九七年之黃帝時代,距今已達四干七百多年之久。然黃老以前已有卦象之作,解釋天道,演繹人事,亦有祭典崇祀鬼神。

  惟至黃帝,則順天地之紀,幽明之占,死生之說,封禪山川,以政行道,厥後,顓頊布政,載時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義,高辛則明鬼神而敬事之,嗣經堯、舜、禹、湯,以迄周公,一千五百餘年中,苟為賢君,無不遵黃帝之道,敬天修禮,以道治國,所謂﹁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﹂,當時雖無道教之名,然政、教合而不分,中古以前,東西各國,無不如此。

  當周朝春秋時︵西元前六八九|三六八︶,中國有兩大哲人:一即孔子,提倡倫理道德以人本哲學為中心;一為老子,通曉王家學術,承襲古代黃帝之道,崇尚自然發展,化育萬物適應人性,順符道德,與天合體,其思想超脫自由,與孔子之嚴謹有別,而崇善反暴,實彼此相同。

逮孔子之後有孟子,老子之後有莊子,兩者學說思想,相去逾遠。顧周、秦之際,墨、名、法、兵、刑、陰陽諸家,多源自道家,儒生言天道與人道之關係與觀念,亦仍承襲道家之說。至漢朝文景之世,宮廷且咸崇黃老之道,以致治平,比及漢武,罷黜百家,尊崇六經,儒術始統於一尊,惟儒無宗教儀式,僅言入世而不言出世,祇限於人生而不及於神道。

故在東漢時(西元前一二六|二三0),邃於學道之士張道陵,客居西蜀,學道鵠鳴山中,潛心闡思,造作道書,以清靜懺悔化民,並制定種種科儀,規範徒眾,道教始正式以宗教之名應世,眾尊張道陵為天師。

一、道教開創時期 

當道教初創時,信眾僅限於西蜀、漢中一隅,後張道陵之子張衡至江西龍虎山講道傳道,長江以南,道教始盛。而裔孫張魯據漢中,以道教誠信不欺詐之理,教誨人民,凡有罪、有病皆須自首其過,許其三願,又置義舍、義米,行者可休息取足,民夷樂便,歷時卅餘年,安定一方。

  後歸於魏,魏尊神之,北方人士,多信其道,魏、晉之際,時人因痛政治詐暴而殘忍,智慮之士,多好老莊之說,藉玄冥以自誨,一時道學趨盛,解釋老莊之著作甚多。後雖五胡大亂,然道教思想及道教組織,在劇亂之中,反因其文化有高度之潛力而生異彩。

  南北朝時,南梁有陶宏景、北魏有寇謙之,皆被尊為國師,講道授徒,名臣多為弟子,一時宮、觀、祠、壇之建築,祈禱齋醮之舉行,以及勸善規過,化民成俗等功德,史冊所載,不勝列舉,至唐興而道教大盛。

二、道教昌盛時期

    唐代,雖教門繁多,其國教實為道教,不特宮廷尊崇道流,名臣如魏 徵、李泌等且皆曾人道,而唐代文化、武功之盛,得力於道教者,正復不少,諸如天文、冶煉、醫藥、音樂等,更多係道家發明,道教觀宇遍於天 下。

    宋興,君主多篤信道教,奉為國教,行政亦因受道教影響而尚寬厚, 國內祠、觀則在制度上作為大臣退老之所,政教至為諧和,而道教天師世代襲封制度,至宋亦更為尊崇而嚴格,理學家且引道家靜坐之法、明性之 理,以及卦文象緯等學術,以增飾之,故宋代實為道教一代最安定時期:蓋在漢時,道須自別於儒,至宋,則儒反比附於道矣。

   道教在金、元之際,對社會所表現之功德至偉,因金、元係中國邊疆 少數游牧民族,文化較為落後,武力則遠較為強大,故所至屠掠,殺戮甚重,而其間為溝通文化,諧和民族感情者,厥為道教。王重陽大隆全真一教於冀魯、邱處機遠謁成吉思汗於雪山,當時大河南北人民,多賴道教為庇護,始不遭類似西域之慘禍。而當宋之亡,元人已充分接受中國文化,暴行較少,宋遺民之遯隱以黃冠終者,俱所不問,儒生與道教關係之趨於密切,蓋可知矣。

三、迫教寖衰時期

  明代之興,起自紅巾,紅巾之始,創自韓山童,以儒生入道教,假金仙彌勒之名,稱彌勒教,秘密宣傳復國,又自謂係宋後,用心良苦,歷時多年,徒眾大盛,因元失政,起而舉事,初遭失敗,山童以身殉難,而徒眾分南瑣、北瑣,各地競起。

  明太租朱元璋乃紅巾之部將,艱難百戰,平復中華,顧其人陰鷙,深知道教崇尚慈愛自然,且言大道靡常,惟德是歸,不利於專制統治,故得志後,雖表面尊崇道教,實際則摧抑道教,乃使道教思想完全脫離塵俗,不涉世事,又改封天師為真人,專司醮齋祀典,道眾傳習更多例禁,至是道教型態大變。

  歷清尤然,雖道教學術思想,明清兩代之學人、才士仍多私習;民間敬神祭租亦延道流,社會間,忠誠、信篤、守分、知足之習慣,皆本於道教,而道教之本旨彌晦,學說事功,日形寖微,甚且苗夷巫術、市井游

閒,以及種種愚昧落伍之迷信行為,皆託名依附於道教。其流弊至清末義和團而極,道教蒙謗日久,積非叢尤,士人更多以淺見詆譭道教。惟道教中,天師派、全真派尚格守道職,繩繩不絕,為全國道教之中心。此外如川楚間之自蓮教、北方之天理教,雖係支流,而當清廷威臨天下之時,教中志士仁人因民族大義,起而反抗,奮揚飆舉,震鑠一時,功雖不成,而道教之潛在力量,正復可驚。故言中國過去道教之沿革,實與中國之學術思想史、政治思想史、民族革命史,皆不可分。

四、道教努力復興時期

  民國肇建以後,地方官吏,一時惑於外來學說,視道教為迷信,不特道教正當學說,未獲提倡,甚且道眾活動屢遭干涉。民國十七年全國統一後,約法規定人民信教自由,並保護一切宗教,道教始稍稍安定。惟丹鼎壇醮,既為當世所非;積善修持,與纖罪明心,更為時代物慾所蔽,即經典誦習,能博覽廣知,了悟玄哲之學者,亦鮮其人,道教之衰,洵非朝夕。

  道教六十三代天師守貞赴義,隨政府來台,誓以毅力復興道教,與大

師趙家焯等通力合作,共策中興,二、三十年來,在台道教之發展,及其

各種活動,已漸使國人對道教有一新的認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以上節錄自中國華民國年鑑第六章宗教第一節)

五、道教與中華民族

  一個民族的形成,大多淵源於一個宗教,所以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﹁民族主義﹂裏說到:﹁民族形成的因素,就離不開血統、宗教、語言、文字、風俗、習慣等等。﹂所以先總統 蔣公在﹁解決共產主義思想與方法的根本問題﹂訓詞裏,就說到:﹁漢唐以下,外來的宗教如景教、釋教、回教等,認為這些都不是我們本國的宗教,固可不計,但我們至少不能不承認道教是我們中國固有的宗教。﹂ 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中華民族人民的心靈共同體,並不是外來宗教,而是固有宗教的道教。我們本於道教是多神的心理,凡屬有神的資格者,都是道教徒供奉的對象。又本於﹁天下一家﹂、﹁四海之內皆兄弟﹂的精神,所以極端主張民族平等、宗教自由。不但不反對任何宗教,還想接受其他宗教的長處,成為一個大同體的宗教。

  這裡有一點要注意的,就是信宗教,不要忘記了民族本位,專祇﹁好高駕遠﹂﹁好大喜功﹂或﹁趨新厭舊﹂﹁崇洋媚外﹂,這都是有毛病的!

我們專跟著人家走,就會改變原來的本質,埋沒了傳統的精神,這是很危險的!所以我們﹁虛己容人﹂則可,﹁數典忘祖﹂則不可!

  道教是民族文化形成的,他是講求﹁重本﹂的,所以禮記上說:﹁天地者,生之本也,君師者,治之本也,祖宗者,類之本也。﹂為重本,就得報本;為報本,就得要答報神恩,宏揚祖德。所以道教以﹁敬紳拜祖﹂

為教條。

  任何宗教,大致都有拜神的儀式,但無拜祖的規儀,所以我們問人家拜不拜神,如果祇說拜神,那不一定是道教?再問人家,拜不拜祖,如果是說拜祖,也不足以證明牠是道教,因為儒家也是講慎終追遠的,若是神

也拜,祖也拜,這兩種心靈,兩種祀典,連合起來,就是道教了。這也就是道教的特點,也可以說是我中華民族的特點。

六、本省原係道教區

本省拜神敬祖的習俗,是很顯著的。你看那一家沒有家神?那一家不供租先的?雖然有少數人家,信仰外來宗教,但到了大拜拜時節,或者逢年過節時候,還是禁不起考驗的!還是不敢在眾人面前,作出不拜神、不拜祖的表示來。

  本省從前雖然是幅建一府,但是遠隔海外,交通不便,心想回家,良非易事,﹁既來之﹂﹁則安之﹂,往往藉道教的崇拜,以安慰自己的心靈。因為宋朝末年,大移民,以帶有土地神和祖先牌位,當出國護照,也就是帶著民族宗教思想出國,所以自宋朝到現在一干多年,還有華僑的存在,而且華僑雖過若干代,還是﹁出國懷鄉﹂的意念;這就是保有民族宗教思想的緣故。

  當時來臺的先民,除了信奉道教以寄託心情外,還希望﹁葉落歸根﹂,所以認定﹁宗教還是道教好,風光還是家鄉好。﹂於是交代兒孫,修廟就要修道教廟;死後祭祀,要用道教儀節:埋葬要用通教的葬法,一律土葬。

  道教為﹁死不欲速朽﹂,不用火葬,頂好﹁墓墳入祖﹂葬在祖坆一處。後人為遵奉遺囑,所以六、七年撿骨一次,用罈裝好,以備船運還鄉。厥後六、七年撿骨,成了本省習俗。又因為日據時代,本省先民痛恨日本帝國主義,除生前盡量抗拒,作出若干可歌可泣的事蹟外,死後也於入殮前,頭戴箬苙,表示與仇人﹁不共載天﹂:腳穿木屐,表示足不履敵人土,顯出至死不屈的民族精神。一直等到光復後.這一習俗就自然的廢除了,年紀稍大的人士必可尚能回想得到。而今像那撿骨裝罈,屍骨歸故土的想法,也就大可不必了!像前面這些習俗的形成,莫不與﹁民族道德﹂﹁宗

教文化﹂攸關。

  鄭成功以滅清復明的民族思想崛起於台灣,號召天下有民族思想同志,齊圖大舉,當時一般有志之士,承襲了道教的政治改革思想,用道教組織方式,創立若干教派:無為教則盛行於長江一帶,天理、八卦、白蓮教等,則盛行於北方各地,清廷對這些社會組織,防治甚嚴。鄭成功用陳永華當香長,奉祀關公︵本省稱恩主公︶,創洪門曾,組織民眾,與青門,理門︵即今之理教︶遙相應和,互通聲氣,當時有﹁紅花、綠葉、白蓮藕,三教源來是一家﹂的口號。凡屬這一些在大陸的社會組織、地下團體,由於清廷的嚴厲偵辦,幾乎無法容身,鄭成功一概歡迎來壹,所以當時道教思想格外興盛,遍及台灣廟宇幾乎全是道廟,尤其南部地區最為顯著,拿中國各省道廟的密度來比,沒有一省可以比得過台灣的。

七、何以本省︵台灣︶道教、佛教不分

  自從日本佔據了臺灣,看到道教最富民族思想,如果不加以摧殘,臺灣永遠足中國的臺灣,不會變成日本的殖民地,於是倡為﹁抑道揚佛﹂政策來打擊道教,因為佛教來自印度,雖然流傳到中國久,民族意識不深;且日本信佛的亦多,拿佛教作工具來打擊道教,

在他們認為這是最高明的決策,於是針對道教,推行兩種運動:一是神昇天運動:一是皇民化運動。前面說過,道教是以拜榔敬袖為條件的,這一裨昇天運幼,就是摧殘拜神思想:皇民化運動,就是摧殘拜祖思想。這兩種運動就表面看、就內在想,都是很毒辣的!現在

且將日人摧殘道教的進程,作一簡要的說明:

  自從日本人決定了抑道揚佛政策之後,首先就來一次神界天運動:從北部的新竹、苗栗開始︵因為這兩縣客家人多,信神心理特別濃厚,神明會、祖宗會等組織也特別的多︶,第一步:先將廟宇裡面的神集合起來,金容中雕塑較優者,送入臺大土俗館陳列︵光復後紛紛遷回︶,擇一日期,由天皇派一大臣致祭,其祭文似通不通,列舉一段,其大意:﹁神本在天上,臺灣百姓將神請到地上,對神是一種大不敬,我特別派大臣致祭,送神上天。﹂然後一火焚燒︵臺灣通誌記載甚詳︶。第二步:神燒了,還有廟存在,於是將廟產送給管理人,歸公歸私,全憑管理人私人處斷:管理人好的,就將道廟保留下來;不好的,就當作私產賣了,地方人士有講話的,說廟是大家修的,何能由私人出賣?于是賣主將所賣得的錢,朋比瓜分了|現在廟也沒有、神也沒有了,只還有財產。第三步:於是將廟產捐與濟美會、農事組合、工商組合,以為基金。這樣一來,神也沒有、廟也沒有、廟產也沒有,但是民間還有信徒、教徒。第四步:於是將戶口冊上宗教信仰欄一律加蓋﹁佛教﹂二字戳記:道士則降低其身份地位,不許有抬頭的機會。這樣一來,整個道教都連根拔除了。佛教就不然,佛教寺院的信徒和尚都是受到重視的,得到保護的:新竹市的城隍廟當

時是要毀的︵本來城隍、土地是道教的基本神明︶,迨日人來毀時,百姓皆曰:﹁此係佛寺,不能毀。﹂日本也弄不清,如是保存了。後來中南部的居民︵道教信教徒︶群起反對,日本政府做了一次神昇天以後,就沒有積極的進行了,但是宗教政策依然沒有變更。再談到皇民化運動,就是獎勵人民不拜祖先,將祖先牌位送給政府的,每一座賞白米三斗,但是台灣同胞沒有一家肯送的。聽說家裡不准供,于是就將牌位隱藏起來,現在各家的祖先牌位,都是光復以後拿出來的,其間有人造些假牌位送去,也是一個牌位三斗米。再就要求人民改姓,日人列了一張表,原來某姓人改為日本某姓,交給戶籍人員切實執行,改了姓的,每月的配額加發兩成,推行不久,我們勝利的鞭鞄響了,所以我道教雖受到了迫害,

尚未受到連根拔掉的慘禍,這也是祖師保佑,得有﹁不幸中之大幸﹂的結果。  有人問到,本省的廟何以道佛不分?要知道,道教廟裡有佛,佛教寺院裡是沒有道教神的。考宋史:宋太祖未得國前,識有道之士陳搏於華山,及即位,多用其策,力持寬大柔靖之旨,著為典章,無形中以道教為國教;傳至宋徽宗,迭受外族之壓迫,提倡民族主義,發揚道教思想,凡非民族文化蔚成之宗教,一律請出國門;以佛教在中國久,信者亦

眾,遂允佛教教徒之請,詔佛歸道,此為歷史上著名之﹁宣和詔﹂。詔封釋迦佛為大覺金仙,菩薩為大士︵嗣后道稱大士,佛稱菩薩︶,羅漢為尊者,和尚改德士。這樣一來,道佛混為一體,道教中設仙、佛合宗一派,以資容納。迨清入關,為分化漢族意念,不許唯

道獨尊,倡儒、釋、道三教之說,分散國人視線︵其實儒不視為宗教|民國四十六年內政部台內民字第一一O三二七號代電規定︶,終以朝廷倡之,竟發生離心作用,致使道教不振,民族思想不為人所重視,若非 國父孫中山先生登高一呼,則不知伊於胡底?日人佔

據台灣,推行神昇天之際,臺胞見到摧殘者,專係道廟內之道教神,佛寺佛像都無關係,於是體念到千年前詔佛歸道的意旨,將金仙、大士、尊者等諸法像分別供於道教神一處,並將道廟改稱為寺,以惑日人的耳目,這樣一來,確收到相當效果,但現時一般人弄不清

當時有這段原委的,反以為臺灣沒有道教,個個廟裡都與佛教有淵源了!那知道道廟拜佛,不是拜佛,是拜金仙:拜菩薩,是拜大士︵觀音菩薩,是佛教之稱;觀音大士,是道教之稱︶;拜囉漢,是拜尊者;這是前人為保持中華文化的存在的一番用心啊!

八、到底道佛兩教有何不同

  講起來道教與佛教在立論的基礎上實有相異之處,而作風上就有大大的不同了。佛就是教人悟空,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,有色亦空,無色亦空:凡物之過程,成住壞空,終歸於空,有亦是空,無亦是空,禪宗頓悟,旨在悟空。是故,講來講去,總是一個空字了。

道教就是教人存有:天地有道,由無生有,一有永有,無中有有.是謂妙有:道生一,即有一;一生二,即有二:二生三,即有三:三生萬物:萬物有生,自然因動而生變化,長生長化,而無止境;有則恆有,不會再返於無;天地有靈,靈亦永有:無無為妙有,妙有為無無;道為有根,則有道;道永言有,故有神境,則有天人相發,天人相應,天人相顯,天人相通,天人相感,而道成。是故,佛門不言空而悟空,道門不悟有而言有。按我國黃河流域,居民朝出而逢和尚尼姑,必急速回轉,蓋有落空之兆;若逢老道或道士,必高興為禮,蓋前途光明有望,已見吉祥之徵,但佛教宗派很多,流行中國的十大宗派,照﹁南湖錄憶﹂的說法,僅﹁性﹂﹁相﹂兩宗,係來自印度|其他諸宗,皆為中國人士所創立。

中國人的學問,一種以儒學為宗,講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近景:一種以老莊之學為宗,講求超物象,移天上於人間的遠景。以近景而言,有景可即,以遠景而言,亦有景可望。因是中國人所創立之宗派,其難超出一個﹁有﹂字,因是雖有佛學之創見,仍末離開道學之基礎。

  道教講傳錄︵現彙編為道教通詮,華岡出版公司出版︶裡,對於道教教義及其中心思想說的很多。人家總說佛老之學,都是消極的,這點我們不敢苟同。﹁空﹂則自然流入消極.倒還可說:﹁有﹂則有希望,可以鼓勵進取,無為而無不為,你能說有消極的意思嗎?就老子的說法,雖有辭尊、居卑、謙退、容忍、不為天下先的說法,是把握著蓄勢待發,以退為進的姿態,這那裡有一點消極的意思?所以中華民族,是道教民族,是講禮讓的民族,先禮後兵的思想一直貫穿在人民心目中。

  教義方面既有這麼大的出入,而教規、教儀、教派方面,因之也有特殊的不同了。除教派方面有些修為的方法,艱深秘奧,無法在短時間內加以已傳或講述外,道教有幾點在其他地方聽不到的,茲簡單的提出來介紹一下:

 

 

乙、道教居士教徒之禮節

居士上壇,須著禮服,最後加冠︵戴帽、上巾︶,加冠後,即一心事神,不可隨便與人言語。手中或執拂塵或執如意︵靈芝如意︶均可,毋須執笏;空手時,須左手捧太極置於胸前,右手捏子部下垂;下壇時,先脫帽,脫帽後可便談;著禮服時,概拱手為禮,不

與人握手。

  居士拱手︵作揖︶,以右手握拳,左手蓋於右拳上,下起膝,上齊眉為一揖,不合十。與人相見,一手持物時,則出一手,屈食指︵含一炁化三清之義︶為裡,口稱﹁無量觀﹂︵或慈悲︶。蓋無量觀有為人祝福之意:慈悲則有﹁問好﹂或表示﹁再見﹂之意,惟慈悲二字,乃道家通用語。拱手為禮時,亦可作如是稱。除用於﹁問好﹂或表示﹁再見﹂外,點名即可以﹁慈悲﹂應到:開會發言時,即可宣揚﹁慈悲﹂,以取得發言地位。

  古以四起八拜,今以三跪九叩為最敬禮;有神之處,如廟內、壇上,須向長者拜禮時,請受禮者立於神龕之右,向神拜禮即可,通常以一禮︵一次頓首拜︶為限。  道家以左手為敬手︵楚人尚左,老子,楚人也︶,故以左邊為大邊。上香,用左手插香於爐:跪時,右膝先屈,左膝後屈:起時,左膝先起.右膝後起,然雙膝同時跪,同時起,亦可也。  坤道女居士行禮,與乾道男士同。惟拜揖,下可齊膝,上則及頷可矣,不必齊眉,態度仍須端莊嚴謹。  查名問姓、問道名︵法號︶時:答者,姓則直言其姓,名則直言其名,不必上某下某,以循古例。道士依其傳授,通常規矩,與居士同。

 

人際相逢道好的手式:兩手作揖︵不合十︶口說無量觀;善哉|善;道祖慈悲。執香朝拜之姿勢;雙手執清香放於胸前︵不放於眉之上或頭頂之上︶,上拜舉香不過眉,下拜必恭必敬而垂拱,形似天上半月。空手朝拜之姿努:兩手抱拱作揖,身軀需彎曲形似天

上半月。

丙、教徒習誦之經典

  道教經典可分為三部分:一類為奉誦之經,旨在宣揚真言:一類為默誦之經,旨在默識奧秘;一類為參誦之經,旨在參證玄理。道藏一書中共有五四八五卷經典,包括此三類型。奉誦之經,為日常習用之經:道廟早晚功課經儀中,蒐集十餘種之多;如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、高上玉皇本行集經、太上靈寶消災護命經、太上靈寶禳災度厄經、高上玉皇心印經、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、靈寶無量度人經、雷聲普化玉樞經、太上救苦拔罪經、元始生天得道經、元始證果真經、太上解冤拔罪經、三元延生保安經、太上三官寶號經、北方真武經、五廚經等。默誦之經:如日用經、洞古經、金穀經、大通經、定覷經、明鏡經、文終經、龍虎經、無極經、內丹經、內觀經、混元經、中和經、觀妙經、本真經、龍

文經等。參誦之經:如妙道經、易經、寶元經、黃庭經、西昇經、道德經、文始經、沖虛經、南華經、通玄經、慧命經、陰符經等。前列諸經,不過舉示大概,學道之士,欲聞大道,當先由誦經始。高尊相傳,各有著眼,或示一教派中之真義、或舉一教派中之行持,深窈之處雖多,朝乾夕惕,自然有得:誦經之時,端坐焚香,去愁凝神,淨身淨口,必敬必恭,奉誦朝真,默參面壁,知止方明造化,誠意始覺妙音,萬緣離心,顯守真悟明之妙,一經在手,具代天宣化之功,以是一字一句,功德萬千,故復禮傳度,耑有授經的科儀.

丁、道教齋期

  守齋:除長齋外,各有定期。初真十誡中有﹁不得飲量過差,食肉違禁﹂之規定。意即道者可飲酒,以不醉為度,蓋醉則酗酒失儀;可食肉,故道廚稱仙麟館︵示仙饌麟脯之意︶,然不得違禁。譬之作清醮時,祈求清吉平安,首事之家或全區信眾,咸宜齋戒,以表悃誠,上邀天鑒;若在此期內︵自掛榜揚旛起至收旛撤榜止︶食肉,則是違禁。另有兩厭,不可不知:﹁天厭雁、地厭犬﹂,蓋正義公理為道德之源泉,﹁雁﹂﹁犬﹂重義,故學法者多不食。亦有個人表達虔誠,自行規定初一、十五、或初九、十九、甘九、或諸天神聖誕日齋戒者。花素之定期不一而足,要在信者自定,或奉師囑而遵守之。  ﹁太上洞玄靈寶福日妙經﹂中定有正期齋日,錄述於次,以備參考:

天尊言:正月、三月、五月、七月、九月、十一月,此﹁長齋月﹂,能畢是月修齋者,見身仙度,舉家康泰,七祖無為。

天尊言:正月七日,天曹遷賞會;七月七日,地府度生會:十月五日,水府建生會,是﹁三會吉日﹂.能於此日長齋者,家門不遭萬劫瘟氣。

天尊言:正月十五日、七月十五日、十月十五日,是﹁三元齋日﹂能於此日長齋者,延壽益算,不見眾苦。

天尊言:正月一日天臘、五月五日地臘、七月七日道德臘、十月一日民歲臘、十二月八日四王侯臘,每月一日十五日,甲子、本命庚申日,有人能於此日長齋誦經文,無願不會。

天尊言:每月一日、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、廿三日、廿四日、廿八日、廿九日、三十日,是﹁十直之日﹂,長齋者,生死受福,萬劫安樂。

天尊言: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,是﹁八節齋日﹂,行道持戒長齋誦經,居門欣慶,七祖歡樂。持花齋者,遵行尊言,長守定期,蒙慶受祜,自不待言。

戊、教徒房禁

  道家寡慾以﹁養精﹂,少食以﹁養氣﹂,安睡以﹁養神﹂,保養﹁精﹂﹁氣﹂﹁神﹂為長生久視不易之要訣。寓養生修道之詩有曰:﹁昔有行道人,陌上逢三叟,年壽各百餘,相與鋤禾黍。駐車問三叟,何以得此壽?上叟前致辭,室內婦貌醜。中叟前致辭。量腹節所受。下叟前致辭,夜臥不覆首。要哉三叟冒,所以能長久!﹂玉皇心印妙經亦云:﹁上藥三品,神與氣精。﹂修道者,旨在鍊精化氣,鍊氣化神,鍊神還虛而已。故養精、保精、鍊精為必具之進程,房事最有損於精,以是道家定有房禁。  道家鍊己之基,以禁制色慾為上,少一疏忽,全功盡棄,迨至﹁迥風混合,百日功靈﹂,方有發動,更宜注意,一至﹁七竅相通,竅竅光明﹂,則成功矣!在七竅進行期中,防止洩漏,最為重要。雖古師有﹁一得永得﹂之諺,則抽添功夫,又不知須要若干時日始能復原?北派重童體,故鍊金較易;南派復已漏,則採藥自遲。故修道人,視色慾為蛇蠍,

拒之千里外。

  孫思邈真人有言:﹁凡日月薄蝕,大風大雨,虹蛻也動,雷電霹靂,大寒大霧,四時節變,不可交合陰陽,慎之!﹂﹁凡夏至後丙丁日,冬至後庚辛日,皆不可合陰陽,大凶。﹂﹁凡大月十七日,小月十六日,此名毀敗日,不可交會,犯之傷血脈。﹂﹁凡新沐、遠行及疲、飽食醉酒、大喜大悲、男女熱病未差、女子月血、新產者.皆不可合陰陽,熱疾新產交者死。﹂比就醫學眼光說法。至若玉匣記:﹁五月十六日天地主炁,及造化萬物之辰,最宜戒酒色。﹂考五月初一至初五、十一至十五、又廿二、廿三、廿四等日,均宜戒色,此蓋聖聖相傳,不記文字,以論及房禁,故並誌之。

九、道教學術

  道教的學術思想,真是高明悠久,就道學而言:包括了上乘理學、上上乘玄學.最上乘神學。就道術:則研究範圍益廣,考道術則有神、仙術兩門。吾人須知神即聖,聖即神:﹁大而化之之謂聖,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。﹂不過修為之程度,略有高低而已。成神之要,則有下列諸件:

  一、法施於民,

  二、以死勤事。

  三、以勞定國,

  四、能禦大災,

  五、能捍大患

  此種功力之養成與培養,全在聖功上用工天;五者能成其一,即貝有神功。成其大者為大神,成其小者為小神。蓋知此種神功,實不離於聖功,是以聖功既具,不求神而神自至。雖云聖有治民之聖,有得道之聖,其實治民之聖,一躋乎聖位,是亦得道之聖也,故

至聖先師孔子,道教尊之為﹁太極上真公﹂。

  吾人就神術︵聖術︶加以分析:則政術、治術,古所謂齊民之術,屬於此類。自修身、齊家,以至於治國、平天下。﹁法施於民﹂,由聖而神,是自然的成就。就自保、自衛而言,當不能不戰,﹁君子有不戰,戰必勝矣!﹂有戰即發生﹁以死勤事﹂,﹁以勞定國﹂,﹁能捍大患﹂之效力。雖﹁以死勤事﹂,﹁以勞定國﹂不定限於與敵戰;與敵戰,而成其神功之機會就會更多了!至於﹁捍大忠﹂,則非與敵戰不可。是故作戰之術,用之甚廣,雖亦不離於神術。至若技術中之醫術,柔術︵日人曰柔道︶等,教人保身、養生、長生之術,法施於民,以其優良之術,貢獻於社會,大眾受益,不私於己,真是一片慈悲心腸,能忍心不說這是神術嗎?

  

  仙術中以神通為主,法術、心術均屬之。法術中包涵者廣,如仙蹻、隱遁、搬運、御風、移靈、飛昇、祈晴禱雨、降妖捉怪;他若修真鍊養等;下焉者,如吞刀、吐火、扶乩、走陰等。有些是初步的神通,有些是高度的神通。有可想而知,有聖而不可知,神乎其技,神乎其神的妙處。這種法,下士聞而大笑也好,不笑也好,這確實是有的。所有流傳至今,著在簡冊,成為宗教上最隱秘、最高深一種法術。如果說他是迷信,這就證明你所見不廣,知識太不夠了。

  藝術是屬於唯心的觀感,是精神生活上必具的條件,也是助長心術發揚的要素。有心術的成就,才有仙術的成就,所以古仙說:﹁千言萬言,總在修心兩字。﹂心如何修?辦法固有多端,由藝術上進身的也是其一法門,所謂道家藝術,亦不外琴、棋、書、畫、風

水、品嚐等;故言音樂有樂道,言棋技有棋道,言書法有書道,言品嚐有茶道,這都是初步用以練心的道術,故曰﹁心術﹂。因是有人說:﹁練字可以長生,鍛鍊樂可以養年。﹂以其是一種練心術的工夫,自然就會通於仙術,感應於道術,吾人要求證明,一方面可以求之於己,一面可以求之於道書。這些說法,都是有根據的,不是妄言!

什麼是道教?道教是什麼?

  宗教就是有所宗以教民,有所本以化民,使萬民心有所歸,性有所屬,情有所寄,進而安定杜曾,福利蒼生,使世間永無仇恨而充滿愛心,兼善天下而至善至美的一種思想和行為。

  上古初民時代,原始型的宗教觀念和行為就已存在了,而且是當時人類唯一的心靈支柱。遠在伏羲時就已有卦象的造作,用來解釋天道,決定人事,並且已以祭典來崇祀神鬼。到了黃帝時,已經知道順著法則和死生的說法,而封禪山川,以政行道,以道輔政。後來經過堯、舜、禹、湯、直到周公之時的一千五百多年期間,其中的賢明君主,都是遵崇黃帝的道理,敬天修稱,以道治國,並有﹁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﹂的說法,﹁戎﹂是國防,﹁祀﹂就是宗教。

  到了周代,我們的道祖||老子,他不但通曉王家的學術,繼承了黃帝的道理,崇尚自然,化育萬物以適應人性,順符道德與天合體,首先假名﹁道﹂即是宇宙的本體,就是萬物的本源,他的思想超脫自然,而且崇善反暴,世稱黃老之學。其後的莊子、就承襲了黃老學術,當時的墨家、名家、法家、兵家、刑家及陰陽家等的學術思想,大部份都是源自黃老思想的道家,並且逐漸形成了黃老道及方仙道的盛行,儒生如講天道與人道的關係和觀念,仍舊是照道家的說法。了到了漢朝文景時代,宮廷之內都尊崇黃老的道理,於是

天下太平。漢武之時,雖然獨尊儒術,可是儒家只遘入世,限於人生而不談神道,因比他不是宗教而且沒有宗教儀式。東漢時,學道之士張道陵,在鵠鳴山中苦修道法和神法,並且依照上古時代郊祀封禪的制度,訂定了種種科儀,敬天禮神,規範信眾,形成了一個龐大而有制度的教團,道教才正式以道教之名對外做闡教利生的活動,由於道教的整個思想體系承襲了我國上古以及黃老的觀念和學術,因此也完全以道家的經典為主體,奉道之士也就以道家為體,道教為用,而成為道門之徒,古代的方式,也就漸漸稱為道士了。

  張道陵正式行教的初期,信者僅在四川漢中一帶,以後張衡到江西龍虎山講道傳教,長江以南地區,道教才開始盛行,當時道教教人誠信不欺之理,人如有罪、有病,都需要自己認錯,用清靜、懺悔來化育人民;又設義舍、義米,出外之人可以休息取用,人人認為方便。在那同時,于吉的太平道也已經很流行了。到了魏代之時,更加尊敬神明,北方的人士都信道教。到了晉朝,當時人民因痛恨世間奸詐殘忍,知識份子多信老莊的道理,並且成為一時的風氣,解說老、莊的著作很多。五胡亂華的時候,也借用道教的組織和民族意識,而發揮了窩度的潛力。至南北朝時,南方的陶宏景和北朝的寇謙之,都被尊為國師,講道授徒,有名的大臣多數成為他二人的弟子,一時間宮、觀、院、壇的建築和祈禱齋醮的舉行,以及勸善規過,化民成俗的功德,比比皆是,而至唐朝時,道教已經大盛了。

  唐朝雖然教派很多,但固有國教只有道教,不但宮廷之內的人士尊崇道教,有名的大臣如魏徵、李泌、李太白等都曾經做過道��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rosph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