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宗教 (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前言

erosph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談到道教,我們必須要了解什麼是宗教。宗教是有所宗以教民,有所本以化民,使世人心有所歸,性有所屬,情有所寄,進而安定社會,福利蒼生,傳遞文化,保全民族的一種思想和行為。所以 國父將宗教與血統、語言、文字及風俗習慣視為構成民族的五大要素,奧地利的卡勒季教授更認為:﹁一個民族的形成,不必淵源於同一始祖,而是信奉同一宗教。﹂都足以說明宗教的重要性。在人類的初民時期.宗教思想和活動就已存在了,經過長時期的演變和進步,宗教的制度和形態,隨著時代演進而趨於完美,對人類的精神文明,提供了最大的貢獻,而宗教化民成俗的力至,也是超越於其他文化和物質的。

  宗教的構成必須具有下列六個獨立的條件:一.教義.二.神秘:三.經典:四.儀式.五.倫理 六.組織。教義是宗教對世事的看法和主張,以及對教徒的禁忌和規戒:神秘就是神學和心法,是超心理、超科學的,也是宗教上的秘密和最神聖的部份:經典是教主所遺的歷史、言行、教法和典範:儀式是神人交通接天析福的禮儀、程序和方法:倫理是神人關係的規範和宗教的道德標準;組織則是為遂行宗教整體事務的教會,和修道闡教單位個體共組的教團。以上的六大要件必須是自有和獨立的,而不是抄襲和拼裝的,質言之,不貝獨立要件的宗教個體,就不是獨立的宗教,充其量僅得親為某一宗教的宗派或旁支。很多人曲解我國的憲法,認為﹁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﹂就是﹁人民有創設宗教的自由﹂,甚至准許﹁人﹂為﹁神﹂﹁選教﹂,而導致了宗教上的空前混亂,增加了宗教界無盡困擾。

erosph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環顧世界諸宗教,無論是制度性的宗教,或是在被稱為原始社會中的宗教,各宗教的靈魂觀以及對死亡的觀點,總是與其教義或儀式擁有密切的關係。以下分別介紹這些不同宗教的靈魂觀以及對死亡的觀點。

erosph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宇宙萬靈圖 ※ 


erosph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張陵34年156年),字輔漢,被視為道教的創始者,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。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

erosph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莊子(約前369年前286年[1],名,生卒年尚不能斷定,約與孟子同時。戰國時代宋國蒙(今河南商丘[2],另說安徽蒙城人),曾任漆園吏。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,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,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。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「老莊」。他也被稱為蒙吏、蒙莊和蒙叟。據傳,又嘗隱居南華山,故唐玄宗天寶初,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,稱其著書《莊子》為南華經

erosph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老子前462年[1]前302年之後),中國古代思想家。姓,字伯陽,有人說又稱老聃。在傳說中,老子一生下來時,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,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。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。老子著有《道德經》,是道家學派的始祖,他的學説後被莊周發展。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爲宗師,與儒家孔子相比擬,史載孔子曾學于老子。在道教中,老子是一個很主要的神仙,被稱為太上老君

erosph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erosph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