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強天下;其事好還。
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!
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。
善者果而已,不敢以取強。
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驕。
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強。
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,不道早已。」
白話譯文:
用自然大道來輔佐人主的人,就不會以兵力強取天下,
以兵力強取天下,很快就會引發報復!
戰爭所在之處,遍地荊棘!
大戰之後,凶悍連年。
善於用兵的,速求結束,不敢逞強豪取!
速求結束,不敢自負;
速求結束,不敢誇耀;
速求結束,不敢驕慢!
速求結束,用兵乃不得已;
速求結束,用兵切勿逞強。
任何事物,一旦逞強,勢必衰頹老死,這就不合自然大道。
不合自然大道必然就會很快消逝滅亡!
藥方:
暴力必然引來暴力,只有柔性才能化解暴力。
不得已要用到戰爭,但要速求結束,不要逞強!成功了要哀矜而勿喜!
過頭的,就會老逝!等待吧!可以不要用霹靂手段,就不要用!
殘忍的戰爭,要有一分慈忍的精神!怒目金剛手段要是低眉菩薩心腸!
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一章
「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。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
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。
兵者,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。
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為上。
勝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。
夫樂殺人者,不可得志於天下。
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偏將軍居左,上將軍居右。
言以喪禮處之,殺人眾多,以悲哀泣之。戰勝以喪禮處之。」
白話譯文:
再好的兵器,還是不吉祥的東西。人們多半不喜歡它,因此有道之士不願用兵。
有道君子平常以「左」為貴,而用兵則以「右」為貴。
兵,是不吉祥的東西,不屬有道君子的東西。
不得已要用兵,當以恬淡為上。
用兵得勝也不須贊美,若是喜歡贊美用兵,我們說這是以殺人為樂。
那以殺人為樂的人,是不可能得到天下人認同的。
自古以來,吉祥之事以左為尚,凶危之事則以右為尚。同這道理,偏將軍
危害少些,因此,居於左;上將軍危害大些,故居於右。
顯然的是說:以喪禮來處理這樣的事,戰爭殺人眾多,當以悲哀之心,悌
泣之。因此,打了勝仗當以喪禮來處理。
藥方:
涉及於勝敗的事,要用恬淡的心情去處理;涉及於生長的事情,要用心去
沾溉它!
「自然大道」是生命的源動力,心靈則是土地,要去耕耘它、種植它!在
這裡,你會發現自然大道。
哀兵必勝,勝兵當哀,勝的不是讓對方敗了,哀的反倒是這樣的勝拜,這
是要讓自己「死去活來」,好自生長。
打敗對方,你贏了!可能這樣你就輸了!輸在哪裡?輸在你贏!
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二章
「道常無名,樸,雖小,天下莫能臣也。
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賓。
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。
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將知止;知止,可以不殆。
譬道之在天下,猶川谷之與江海。」
白話譯文:
大道,恆常變通,是不可名言表述的,像是未雕琢的原木一般!
它精微幽深,天下間沒有誰能支配它的!
在上位的侯王們要是能守此自然大道,萬物將會如其萬物,自然生長!
就如同天地乾坤、陰陽之氣,和合相感,自然降下了甘露,不必去命令人
民,而它已自然均平!
人們經由名言去建制這個世界,名言既已構成,那重要的是要能夠知其所
止;能夠知其所止,這樣才能免除危險!
大道之流布於天下,就好像山川深谷的水必然流歸大海一般!
藥方:
心靈的治療不能老在端倪上用工夫,要回到本源,回歸之法,便得剝落語言的執著!
不要強求溝通,要體會靜默!靜默中有真樸的愛,大道之愛!
知其所止,不是在現象上去止住,而是用理想去轉移!猛然煞車是會翻車
的,要懂得轉個彎,才能活下去!
放下它!放不下,那就放著!放著,用遺忘的方式放著!讓它回到記憶的海洋中!
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三章
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;
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;
知足者富,強行者有志;
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壽。」
白話譯文:
能識別清楚他人,算是「聰智」,能回到自身好自了解,算是「明白」。
勝過別人,叫做「有力」,勝過自己,才是真正強者。
知足的人,算是富有;奮力實踐,必然已確立了志向。
不離大道之所,才能長久;身雖死,精神長存,這叫長壽。
藥方:
真正的智慧是自照照人,明白了自己,因而清楚了別人,是以自身為起點展開的。
強者是不隨自家的軀殼起念的,強者是咬著牙,和血吞!更重要的是放下!
知足者富、自尊者貴,能知此,就能立得了志,立得了志,就能奮力向前!
情境具有生長的力量,也可能會成為毀損的力量,要好好經營它!有了好
情境,心靈主體又順適可成。
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四章
「大道氾兮,其可左右。
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,
功成不名有,衣養萬物而不為主。
常無欲,可名於小;
萬物歸焉而不為主,可名為大。
以其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!」
白話譯文:
大道如水,源泉滾滾,盈滿而溢,或左或右,無所不在!
天地萬物,依恃大道而生長,永不分離。
功業既成,卻不佔為己有,覆育長養萬物,而不去宰控它。
大道常理,無所貪求,可說是精微奧秘!
萬有事物,歸於其中,卻不去控制它,可說是包容廣大。
正因為它不認為自己如何的包容廣大,因而才真成了包容廣大。」
藥方:
能放下,就能不執著,能不執著,就可以無邊際,就可以包容廣大!
不要在末節上競爭,要在本源上生長,這叫參贊天地之道。
具體的生長一點點,比起在理念上說的天花亂墜要好得多!
面對渺小,才能識得其重大;能識得重大,就不為所謂的「偉大」所迷惑!
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五章
「執大象,下下往;
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
樂與餌,過客止。
道之出言,淡兮其無味。
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,用之不足既。」
白話譯文:
執守大道,天下都來歸附!
往歸於道,無所傷害,便能安順、平坦、通泰!
悅耳的音聲與可口的食物,過客之人,暫止於此,過了也又過了!
大道顯發為言語,往往平淡無味。
看也看不見,聽也聽不清;用卻怎麼用也用不完!
藥方:
要選擇的是自然、平坦,而不是勝利;要選擇的就是通達,而不是熱烈!
過客所要的,往往和住戶不同;想想你是歸人,還是過客,還是…………
大道理一定平凡無奇,但平凡無奇可不一定是大道理!
不必多所揣度,要如理實在;是怎樣就怎樣,還它個明白!
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六章
「將欲歙之,必固張之;
將欲弱之,必固強之;
將欲廢之,必固舉之;
將欲奪之,必固與之;是謂微明。
柔勝剛,弱勝強。
魚不可脫於淵,國之利器,不可以示人!」
白話譯文:
將要收縮歙合的,勢必先申展擴張;
將要刪削減弱的,勢必先加意增強;
將要丟擲廢棄的,勢必先支持薦舉;
將要劫掠奪取的,勢必先出讓給予;這就叫做「隱微奧秘的真理」
陰柔勝過陽剛,柔弱勝過剛強。
總要處在自然大道之中,如同魚不能脫離淵深之水,如同國家銳利的武器
不可以輕易示人,以免為人所奪!
藥方:
大自然有一種「物極必反」的道理,不必太用心、太刻意,讓世事交給老天爺吧!
對於隱微之明、奧秘之理,默首體會,自有一番心地!
柔性的顛覆比起剛性的鬥爭有趣多了,因為這樣的顛覆是一種生長。
武備!武備!做為一種裝備,一種準備!有備無患!不可以輕易示人!
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七章
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,
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化;
化而欲作,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。
夫亦將無欲,無欲以靜,天下將自定。」
白話譯文:
自然大道,原本平常,不為什麼目的,而自如其如的生長著。
當政的侯王若能執守這自然大道,天下萬物將回到自身,自然化成。
自然化成生出了貪欲渴求,我將憑依不可名狀的本源之道去鎮伏它。
如此一來,便可以無貪無求;無貪無求而回到寧靜,天下將因之自然安定!
藥方:
不要老算計功利、不要老想著目的,無目的、當下自然,便是灑落,這就
成個自然豪傑!
不須去管理,讓他們自己想出一套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,你只須看看就可以了!
一切計議便會生出貪欲渴求,這時須要的不是去壓抑它,而是讓大道顯現
,這樣的鎮伏是自然鎮伏,這才有效!
無貪無求,就是至福;真正的德從此處立起,這是通於自然大道的,這叫
道德,道生之、德蓄之!
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八章
「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
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上德,無為而無以為;
下德,為之而有以為;
上仁為之而無以為。
上義為之而有以為。
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
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;
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
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
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,
處其實,不居其華,故去彼取此。
白話譯文:
至上之德,不執著此德,正因如此,擁有這德性。
俗下之德,執持不失此德,正因如此,丟失了這德性。
至上之德,自然無為而且也不為什目的而為;
俗下之德,勉力有為而且是為了目的而為;
至上之仁,純只感通之為,不為什目的而為;
至上之義,勉力為之,這是為了目的而為。
至上之禮,勉力為之,卻沒得恰當回應,就拉著臂膀而勉強將就他。
如此看來,失去了大道之源,而後只好強調內在德性;失去了內在德性,
而後只好強調感通之仁;
失去了感通之仁,而後只好強調正義法則;失去了正義法則,而後只好強
調禮儀規範。
那強調禮儀規範的,正可見忠誠、信實已然澆薄,禍亂災害,已然開始!
預先測度未來,只見得大道的表象,這是人們愚昧之始啊!
因此,大丈夫寧可居處忠信之厚,不願居處禮文之薄!
寧可居處純樸之實,不願居處浮泛之華,因此寧可去華薄,而取厚實!
藥方:
「道」是有人起個頭,帶著你走,這人是誰,是你胸中的主。
「德」是依正直的心來做,直入本源,不必罣礙!
「仁」是彼此真誠相感、相應,融合為一體。
「義」是自我要求完善,做成規則,戮力為之。
回得本源,一切自在、自然!純樸的力量最大!
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九章
「昔之得一者:
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
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盈,
萬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。
其致之也,謂天無以清將恐裂,地無以寧將恐廢,
神無以靈將恐歇,谷無以盈將恐竭,
萬物無以生將恐滅,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。
故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,
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,此非以賤為本邪?非乎!
故致數譽無譽,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」
白話譯文:
溯其源頭,古早以前能得大道整體之全的:
「天」得此整體之道,因之而清明,
「地」得此整體之道,因之而寧靜,
「神」得此整體之道,因之而靈感,
「谷」得此整體之道,因之而盈滿,
「萬物」得此整體之道,因之而生長,
「侯王」得此整體之道,因而能以正道治國。
就此往前推論來說,天若不清明,將恐分裂;
地若不寧靜,將恐崩廢,
神若不靈通,將恐消歇,
谷若不盈滿,將恐枯竭,
萬物不得生長,將恐絕滅,
侯王不得高貴正位,將恐頹蹶。
如此說來,「貴以賤為根本」、「高以下為基礎」,
因而侯王自稱為「孤」、「寡」、「不穀」,這豈不是以賤為本嗎?不是嗎!
由此看來,最高的榮譽,那是無譽之譽;修道之人,不願別人稱譽它琭琭
如玉,而寧可無譽的珞珞如石一般!
藥方:
「一」是一切的本源,也是當下的起點,想著「一」,一件一件的去做完
它,不必掛心!
你高貴嗎?正因為有所謂的「低賤」襯托出來的,想到這裡,你怎能不對
所謂的「低賤」默首道謝呢?
最高的榮譽不必須索、貪求,寧可無什榮譽,因為自然大道本來是平平常
常,那有什麼榮譽!
你不夠好,人家說你好,這要慚愧!你很好,人家說你不好,卻
留言列表